9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91看书网 > 朕绝不当仁宗 > 第221章 赏公主

第221章 赏公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吕夷简出言道:“陛下!臣怕朝中大臣们对此有微词啊?还望陛下三思!”

“有微词就给朕把嘴闭上,什么微词,说到底不过是嫉妒之心在作祟而已,朕如今有四个女儿,传诏下去,若有能为我大宋开疆辟土者,朕不介意同其家中子侄定娃娃亲!”

王曾又道:“陛下如此一意孤行,臣不好同朝廷众臣交代啊!”

赵祯见此盯着王曾说道:“王相!在你看来给众臣交代重要还是给我大宋近百万士卒交代重要呢?”

“这......”

赵祯又道:“卫国公主下嫁狄青一事,就这样定了,谁若有意见,不必给朕呈奏疏,可直接入宫见朕!”

......

卫国公主下嫁狄青的事情很快就传至朝廷大臣耳中,虽然宋朝有着公主下嫁武将勋贵之家的传统,但这些武将都是跟随太祖皇帝打天下的的那一批,可以说是功勋之后,而狄青的出身实在太低了,大臣们都认为不配,因此不乏有入宫面见赵祯的。

但结果却是出人意料,凡是入宫见了赵祯的,都被赵祯给臭骂了一顿,而后将锦衣卫搜集的有关他们的罪证一一呈上,然后原本揣着一肚子牢骚的大臣们顿时偃旗息鼓,毕竟当官那么多年,每个人的屁股底下都不怎么干净。

赵祯以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这些大臣们的小动作视而不见,也不会拿锦衣卫搜集的罪证去威胁这伙文官,但这次不一样,这群文官们的小人之心实在是太过了。

因此凡是入了宫的文官随后都被监察院请去喝茶了,而后不但要交出赃款,还会被贬谪。

大臣们多的是见风使舵之人,见此自也不敢再入宫劝说赵祯收回成命。

......

延福宫,一处空闲之地,赵祯拿起木剑正在同刚从青唐回来不久的狄青切磋武艺,当然赵祯这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皇帝自是打不过长期驻守边关的狄青。

但狄青总是有意无意的放水,以至于本来很快就能结束的切磋,愣是以平局收场。

“汉臣!你没有尽全力啊?”

赵祯接过李画眉递来的一块毛巾擦了一把脸上的汗,而后朝着狄青笑道。

“官家万金之躯,臣是武将,若是用全力,恐怕会有失!”

狄青忙恭敬的回道。

赵祯看了一眼谦虚的狄青,而后问道:“朕对你的赏赐,你可还满意!”

狄青忙后退一步,而后拜道:“官家!臣之所以能有今日,全靠官家提携之恩,此次大胜全赖官家护佑,臣不敢居功自傲,臣听闻朝中有人弹劾臣,臣愿不要任何奖赏,只求能为我大宋守卫边疆!”

“什么都不要?难不成汉臣连朕的皇妹都看不上吗?”

赵祯打趣道。

“官家!臣......不是这个意思,公主愿意下嫁给臣,是臣万年修来的福分,臣一定好好待公主,以不负官家隆恩!”

狄青忙拜道。

“嗯!有你狄大将军这句话,朕就可以放心的把皇妹交给你了!”

狄青又道:“官家!臣和大婚之后,臣还是请求戍位边疆,还望官家应允!”

赵祯回道:“眼下西边战事已定,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军事行动,而南边交趾正陷入同占城国的战事当中,再者有王凯坐镇南疆,想来也出不了什么差错。因此你去不去驻守边疆都不重要,再者说了,朕此次将你调回来,还有别的事情要安排,至于眼下,朕先给你放个假。朕已经令人在京中修建了公主府,你去看看,该添什么自己添上,不用担心不懂,朕会派宫里的管事教你该怎么做。不管怎么说,朕还是希望朕的妹妹生活能够过得舒心一些。”

赵祯看了狄青额头上的刺青,而后说道:“汉臣,很快我们就是一家人了,这刺青着实有些碍眼了,你何不用药洗去呢?再者说了,朕已经废除了士兵脸上刺字这一制度。”

狄青见此拜道:“青若无此两行字,怎能致身于此?断不敢去,要使天下贱儿,知国家以此名位以待。”

赵祯见此倒也没有再坚持,而是不禁感慨道:“若我大宋将士都能向汉臣一样知耻而后勇,朕何愁天下不平啊!”

......

这几日赵祯一直在想的事情就是筹建皇家军事学院,教授军事的同时也教授文化,用来培养更加专业的武将,从根源上打破大宋重文轻武的问题。

在宋朝,只要你是军人,那么不管你立下怎样的赫赫战功,在读书人眼里,也不过只是一个出身行伍的大头兵,原因何在?因为你没文化,宋朝重文轻武已经深入社会肌髓,当官的文人看不起你,就连混吃混喝的稍有点文化的师爷也看不起你。

相传狄青升为副帅后,有一次宴请韩琦,做陪的是一个叫做刘易的师爷,刘易本事不大,却架子大脾气大,狄青手下有个伶人,时假扮儒生以饰演滑稽戏,聊以佐酒,谁知道却犯了刘易大忌,刘易勃然变色,指着狄青鼻子大骂”你不过是一个黥卒,有什么权利丑化读书人?”刘易骂完后,将酒杯掷于地下,拂袖而去。再看狄青,始终不愠不怒,赔着笑脸呵呵。

甚至第二日,狄青起了个大早,径直前往刘易处诚恳道歉。时人夸奖狄青好雅量,但事实是什么?自秦汉起,武将多出世家勋贵之子弟,不但武艺高强精通兵法,而且文学上还有很高的素养,但到了唐末战乱之后,这一现象被改变了,又加上宋朝重文轻武的影响,武将就更不受待见了。

就拿这次狄青平定吐蕃而言,是狄青军功卓着,树大招风吗?不是。是狄青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吗?也非。是当时的社会得了病,还病得不轻,一方面,你得指望这些武将为国家争面子,另一方面,又担心武将给闹个窝里反,因此打仗的时候,巴不得武将冲锋陷阵,但仗打完后,又开始排挤立了功的武将,大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举。

赵祯的想法就是筹建皇家军事学院,而后一方面培养年轻的武将,另一面也刷新文官们对武将的认知,顺便纠正一下宋朝比较畸形的重文轻武之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