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91看书网 > 我只是夫子 > 第189章 结束科考

第189章 结束科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

这第一首居然是凤求凰?

孟海看见这件事的时候,忽然察觉到有两道目光注视在了自己的身上。

他看了看左边的马高义,又看了看右边的贺贤,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然后他就打开了第二首诗,这第二首需要考生们赏析的诗,同样也是出自他这位孟才子之手。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这首是侠客行。

孟海记得这首诗在诗会之前,他是送给了玉如心的,为了表示玉夫子帮他作画的谢礼。

皇帝既然能找到这首诗,那也不奇怪,毕竟他是皇帝。

只不过前两首诗都是出自于他之手……

孟海怀着忐忑的心翻到了第三首诗,索性的是这第三首诗是一个他从未见过的陌生的诗。

这同样也是一首长诗。

诗人叫做常白客,应该是在秦国以前的一位诗人。

孟海既然没有听过,自然也没有想要了解他的欲望。

最后,他就将试卷翻到了后面。

后面三首诗是需要考生自行创作。

地一道题是要写月景。

第二道题是要写思念。

第三道题是要写战场杀敌。

给出的考题题目虽然简单,而且也并没有诗或者词的限制,甚至如果本是写赋也可以。

对于字数方面也没有严格的要求。

但是越是这样,越能拉开考生双方之间的分数距离。

最宽松的限制才是最严格的限制。

孟海看完要考察的这三道题后,又开始了划水日常。

只不过想着目前这已经是最后一场科考了,等到考完以后他就能回去了,不用再带到礼部贡院这地方了,想想他就眉开眼笑。

直到日头偏西,不少考生陆陆续续的交卷离开考场,直到钟声敲响之后,今年的大秦科考算是正式结束。

除了第一天遇到了火烧,文礼楼的事情以外,这几天的科考都相当的太平,你没有遇到特殊的事情。

最后帮着礼部官吏整理完卷子,看着礼部官员推着装载着卷子的小推车驶向远处,他立刻就给主考官国师于文墨打报告,表示自己现在要回去。

科考都已经结束了,除了对三个主考官有着改试卷的严格要求以外,三个副考官和礼部寻常的官例子则是彻底的放假了。

在于文墨点头之后,孟海散花似的跑走了。

当然,作为副考官的刑部郎中,马高义与礼部郎中贺显还是继续呆在礼部贡院帮忙,朝廷上对于副考官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大秦这几十年以来都是副考官帮着主考官一起处理卷子的。

也就是跳出了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孟海,打破了这个规矩。

孟海在这些人眼里,仅仅只是一个十八岁左右的晚辈,所以也不怎么怪罪于他。

孟海跑走了,赵宣这熊孩子自然也跑走了。

这两人风风火火的离开了南城,直奔东城而去。

压抑的监考过后,自然是要放松的。

当然,赵宣毕竟是太子。

所以在他的身后,站着两个穿着便服的巡御司官吏,一个是曹胜培,一个是韩安业。

这两个人因为天下赌场的案子有功,这两个百户除了得到一大笔奖赏以外,年级较长一些的曹尚培更是被提拔到了副千户。

如果韩安业这两年的加把劲努力干,到时候或许也能直接被提拔到副千户。

除了这两人以外,孟海因已经打了招呼,让大牛和张顶两个人守在礼部贡院的大门外,于是在他监考完成之后,出门就看见了两个大块头,站在高处等着他。

孟海,赵宣,曹尚培,韩安业,大牛,张顶,一行六人直奔东城而去。

孟海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呆在秦国京城也已经有了好几个月。

他的第一站就是北城,之后转战到西城,再到南城,这东城还是第一回来。

在踏入到东城向前走一段路之后,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东城的繁华。

与西城的繁华不同,西城的繁华,大多数都停留于人多,各种小贩小商林立于此,最热闹的时候,大路上更是人流拥挤不动。

而东城的繁华,大多数集中在各种各样高大的建筑物上,这里随处都能见到二层的小阁楼,再往前走一段路,甚至能看见不少的三层高楼。

三层高楼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极高的楼层了,由于四层高楼这个寓意不好,所以这个时代的楼要么是三层,要么是五层,很少看见盖到四层的大楼。

相较于西城来来往往的人群,身上穿着的都是普通衣着,这东城倒是出现了不少纨绔公子哥,甚至还有不少商人名流,他们身上穿金戴玉,在东城一走一过,那就是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孟海和赵宣两人在前头走。

孟海毫不犹豫的跑到了距离他最近的一个烧烤摊,买了十几样的煮串。

这个时代虽然也有用炭火做的烧烤,但是售卖的地方却很少。

绝大多数的都是放在特殊的卤水里面煮出来的卤串,煮串。

上面抱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或者肉类,当然肉类很少,大多数都是像豆腐皮,土豆萝卜这样的煮串,根据串上所卤煮的东西,不同价格自然也都不同。

孟海花费了一两银子,直接把整个煮串摊贩给包了下来。

叫来了大牛和张顶。

有张顶这个大胃王在,满满一盘子的煮串,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内,被消灭的一干二净。

“总算是能够吃一些有味道的东西了!”

孟海一边大口撸串,一边吸着气,缓解着口中的椒麻味道,一边说着。

赵宣也不嫌这些串串辣,他也是一手拿着一根串串拼命的往嘴里塞,一边往嘴里塞着,一边还不怀好意的看着张顶,似乎想要比一比看谁吃的更多。

结果自然是熊孩子败下阵来。

太阳逐渐的落山。

孟海我在串串摊前,看见有不少摊贩都从自己的店里拿出来的灯笼,点燃了灯笼当中的蜡烛,将灯笼挂在了自己的店铺前。

有些大一点的店铺更是取出来了几十样不同花色的灯笼点燃,在自己的店铺周围挂了一排。

往往这样的店铺总能聚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

吃的差不多了。

孟海就和赵宣就开始在东城闲逛。

整个东城的夜晚,似乎才是最为繁华的时候。

这个时代并没有路灯,但是有不少二层小楼上都挂上了灯笼。

这个时代有许多的路灯杆,在秦国叫做支灯杆。

这也就是一根长长的木棍插在地面。

不过有两米多高,在木棍上有许多向上的凹槽,这些凹槽就是用来挂灯笼的,红红绿绿的灯笼挂在支灯杆上,照亮着前方的道路。

孟海在西城和北城,包括南城都看到过这种支灯杆,在其他三个城里虽然有,但并不是很多,每向前走出十几米的距离就有一个,但是上面最多挂上两个灯笼。

但是这东城的知灯杆上每一个至少挂着四五个灯笼,而且这些灯笼的体型要远比寻常的灯笼大上许多。

路上还能看见不少正在挂着灯笼的小吏,在这些官吏的面前,摆放着一个木头制作的两层台阶,小吏挂灯笼都是踩着这两层的台阶挂上去的。

台阶下面有个把手,只需要一提把手就可以带着台阶移动。

在一处挂完灯笼之后,提着木质台阶来到十米开外的第二处巨穴挂灯笼。

所以这一路就能够看见不少花花绿绿的我笼,倒是有一种大唐不夜城的感觉。

孟海并不知道古代时候的大唐不夜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在东城,他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不夜。

至少现在一眼望去,除了天上是黑的以外,地面上一片亮堂堂的。

夜晚的东城要比西城实在是繁华太多。

孟海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毫无目的的向前走着。

然后他就看见了一个熟人。

然后他就想跑。

然后他就被那个熟人给认了出来。

然后他就被那个熟人给一把拉走了。

那个熟人是个话唠。

那个熟人的名字叫做侯顺。

熟人不止一个。

侯顺的身旁还有胡千军,胡万马这两个忠国公的子嗣。

除了这三人以外,还有肖博才,这个大秦京城闻名已久的混世魔王。

孟海看见这四个人的时候,这四个人也都看见了孟海和赵宣。

对面四个人一眼就认出了赵宣,当然,在这种场合,他们肯定不能跪下来叫个太子。

但是这四个人都是极为恭敬的,躬身行礼。

赵宣他的抬手表示,你们可以起来了。

侯顺在起来之后,大踏步的走向孟海,一把就勾住了孟海,开启了他的话唠模式。

“孟兄弟,好久不见。听说这段时间你一直在礼部公园里面做监考官,今年的监考咋样?那些考题难不难?话说回来,我还没有正儿八经的科考过,我都不知道里面的考题是个什么样子。不过这段时间你倒是出名了,尤其传说,你在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里面做出来了四首诗和一首词,更是风靡整个京城,他们都认为你是咱们京城当之无愧的第一才子,诗词方面的……”

“昨天我还路过你们家门口,看见你们家门口围了不少人。言宣伯府外面倒是站立着不少仆从,去你家的那些人也没敢硬闯。我看着他们带着礼物,各种东西应该是想要拜访你,如果你今天要回家,绝对能够看见你们家门口聚集着的一大堆人……”

候顺一边喋喋不休的说着,一边朝着胡千军和胡万马两个人招了招手,示意他们两个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